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机器体系下的同化抵抗与超越读刘易斯芒福德技(4)

来源: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芒福德还指出,机器体系的另一个重大贡献便是它“创造和促进了合作的精神和行动”[2]283。机械化大生产必然要求专业化的社会分工,以及不同部门之间

芒福德还指出,机器体系的另一个重大贡献便是它“创造和促进了合作的精神和行动”[2]283。机械化大生产必然要求专业化的社会分工,以及不同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这种分工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有的人际关系,使人们在意识、信仰上的差异日益增大,破坏了伯克(Edmund Burke)所谓建立在历史传统上的“有机社会”(organic society)[6],但同时,生产流程中的相互配合也使社会拥有了一种新的整体性,与涂尔干(Emile Durkheim)所谓“有机团结”(organic solidarity)的概念颇为相似。由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个人的劳动不再直接为自身提供生存资料,每个人在参与社会劳动的同时又必须依赖他人的劳动成果才能生存,每个社会成员都存在于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之中。在涂尔干看来,这种建立在分工与合作之上的社会才是真正的有机整体[7]。此外,工人阶级的形成也与机器体系的应用密切相关(尽管芒福德在书中并未明确论述),机器体系所伴随的集体式的生产活动事实上促进了工人团体的形成,使工人们的行动更具组织性,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随着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不仅人数增加了,而且它结合成更大的集体”[4]34。工业无产者逐渐发展为一个有组织的阶级并登上历史舞台,对整个20世纪风起云涌的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当今时代,情况有所变化,首先由于全球性的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一个产品的设计、零配件生产、整机组装、分发销售等环节往往在空间上相互隔离,一个工人很难对整个生产流程有全局性的把握,而劳动力流动性的日益增强也使得劳动者之间难以建立起长期稳定的人际关系。其次,由于自动化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传统的大工厂逐渐解体,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通过个人电脑完成工作,在工作场所面对面的人际交往规模随之缩小,“工人阶级”这一概念也逐渐淡化。但与此同时,新的分工合作乃至社群组织形式也在成形,一些开源系统以及数据库使得更多的个人或单位能够参与到网络产品开发之中,而各种互联网同业公会也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社群,甚至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动员能力,2019年的“996ICU”事件便是一个重要例证。可以说,随着技术的发展,机器体系培育和促进的“合作的精神和行动”并未消失,而是转变为新的形态。

图2 刘易斯·芒福德

一方面,机器体系的确对人的生存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异化作用,人类创造了机器,却又逐渐被机器所奴役;但另一方面,机器体系所带来的巨大生产力不断冲击旧有思维模式以及生产关系,又蕴含着崭新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正确地处理机器体系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便成了一个事关人类文明发展前景的重要命题。

四、“现代”的多重可能

在这部著作的结尾,芒福德基于其对于机器体系以及工业文明的整体认识,针对20世纪初人类的“现代化”道路进行了深度反思,并提出了自己关于未来理想社会的建设蓝图,为我们展现了“现代化”的多重可能性。正如前文所说,机器体系蕴含着巨大的进步潜能,但这里所说的也仅仅是“潜能”,只有机器体系得到合理的应用,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整体进步。在讨论利用机器体系实现社会进步的具体方式之前,我们必须首先处理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何为所谓的“进步”。如果仅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作为标准的话,那么毫无疑问,人类文明自从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便不断飞速前进,“进步”是一个既成事实。然而,从更全面的角度进行考察,也许会得到不同的结论:16世纪的德国矿工每日平均工作时间仅为8 小时,而19世纪的工人却不得不每天工作14 个小时,当代许多企业的员工依然经常需要加班到深夜;传统的王朝战争虽然旷日持久,但伤亡通常都较为有限,而高科技武器的使用却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造成了千万级别的人员伤亡,核武器的出现更是将人类文明推到毁灭边缘。在这样的事实面前,“进步”就显得可疑。

虽然芒福德对于20世纪初的各种新技术寄予厚望,认为新的科学技术将有可能帮助人们克服工业时代早期的诸多问题,但他同时也强调,只有我们真正把生命本身作为终极价值关怀,将这些技术用于改善人的生活体验,在实现物质丰裕的同时,更多地关注人的精神世界,“进步”才能从一种期待变为现实。在芒福德看来,评价一个社会的进步程度,必须充分考察其中的非物质性因素,诸如“社会传统本身、各种艺术和科学、技术的传统和工艺”,以及“直接提高生命质量的,例如玩耍、冒险、戏剧和个性发展,在经历思想、行动和情感体验时的人性完善”,这些才是“真正具有永恒价值的收益”[2]336。也就是说,技术发展是否能够真正推动文明的发展,不能仅从物质财富的生产层面来衡量,最终必须要落实到个体生命体验以及文化艺术等人文因素上,这事实上便是康德所说的“在任何情况下把人当作目的,决不要仅仅当作工具”[8]。在芒福德看来,如果一个社会没有为人们提供任何精神层面的享受,没有给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时间,即使这个社会实现了全民永久就业,并为所有人提供了衣食住行保障,这个社会依然是无能的。

文章来源:《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网址: http://www.xdgyjjhxxh.cn/qikandaodu/2021/0225/592.html



上一篇:好车之德德国汽车的点点滴滴
下一篇:三菱技术在现代工业电气自控系统中的应用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投稿 |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编辑部|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版面费 |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论文发表 |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